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产业
含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含山县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3-05    来源:含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含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含山县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业经2月26日县政府第56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予以印发执行。

  含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3月5日

  含山县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巩固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示范地区建设成果,创新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含山模式”,着力打造具有“全省领先、中部示范、全国一流”的公共文化服务“含山样板”,根据《文化和旅游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管理办法的通知》(文旅公共发〔2020〕32号)和《马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马政办秘〔2021〕2号)文件精神,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和《安徽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广覆盖、高效能、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益,着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为奋力打造安徽的“杭嘉湖”和长三角的“白菜心”,全力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生态福地 智造名城”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二、总体目标

  围绕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使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更加完备,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产品更加优质,效能更加优化,到2022年,全面构筑网络健全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圈和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链,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任务

  (一)在文化旅游融合上创新发展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学习借鉴“杭嘉湖”先进经验,面向长三角加快文化旅游市场布局。

  1.擦亮“金字招牌”。围绕“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挂牌做足文化篇章,加大含弓戏的研究、传承、推广,积极推动含弓戏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

  2.讲好“含山故事”。围绕濡须之战、凌家滩遗址文化、伍子胥过昭关、游褒禅山记等历史文化资源,突出讲好伍子胥、王安石、曹操等名人在吴楚大地上的历史人文故事。

  3.打造“文化名片”。对标完善县、镇、村三级文化阵地建设,以创新需求度高的特色文化活动为切入点,制定培养基层文化人才办法,夯实含山文化软实力。

  4.做实“产旅融合”。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以“一个基础,六个核心,七个配套”为创建四梁八柱,对标达标争创。谋划起点高、牵动性强的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制定全域旅游发展支持政策和民宿管理办法。以含山民俗、美食、非遗等为依托,发挥文旅融合作用,创新含山美食、民俗、非遗文化和旅游融合产品供给,让文化照亮旅游,旅游反哺文化。

  (二)在数字文化建设上创新发展

  1.创新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建立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和博物馆人防、物防、技防安全防控体系,加快科技与文物保护利用相融合。

  2.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博物馆建设。推动建设智慧讲解系统、自助导览系统。依托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探索建设10-20个数字文化驿站,打造1-2个精品公共数字文化空间。整合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发挥“含山文旅”平台功能作用,打造手机版含山“智慧文旅”。

  3.建设县域旅游大数据主中心。因地制宜建立4A、3A风景区、集散中心等智慧化管理、智慧化服务和智慧化运营分中心,开发虚拟现实地图、实景导航、多语言语音讲解、分时预约等智慧产品。

  (三)在全民阅读推广上创新发展

  深度拓展公共阅读空间,推进全民阅读名城建设,加快构建网络健全、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惠及全民的服务体系。

  1.创新图书馆总分馆建设。进一步拓展总分馆覆盖面,大力指导村(社区)农家书屋开展各类阅读活动,借助文化云平台、马鞍山智慧文旅、含山文旅等载体,访问图书资源,开展图书网上借阅、读书活动预约,享受数字资源全媒体云服务便捷。

  2.创新城市悦书房建设。科学布局城市悦书房,选址高铁站、客运站、大型商场超市、酒店、褒禅山景区、太湖山景区、凌家滩景区、民宿集聚区和星级农家乐等人群集聚区布点,加强城市悦书房合作建设运营,逐步实现城市悦书房和县图书馆通借通还功能,提供个性化图书借阅配送服务。

  3.创新“书香含山”全民阅读名城建设。开启全民阅读活动,办好含山读书节、图书漂流活动,努力打响知名阅读活动品牌“我的‘悦’读生活”、“含图大讲堂”、“大手拉小手”、“行走的课堂”,开展“服务宣传周”和“全民读书月”等主题阅读活动。探索建立含山阅读社会组织,培育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阅读组织和阅读推广人,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进一步培养广大市民的阅读兴趣,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四)在文化设施建设上创新发展

  1.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按照“县城区15分钟、镇村20分钟”的标准,重点围绕打造县级文化主题广场建设,升级玉龙公园基础设施配套,提升省级体育生态公园建设,着力打造成为含山公共文化、全民健身活动集中展示互动区。在条件较好的镇依托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试点建设1个公共文化服务区域中心,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2.持续推进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按照“一村一品”方式,对现有8个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按照“1234”标准提档升级;各镇选择2-3个条件好的村(社区)围绕“7个一”标准进行提档升级,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达标率达到98%以上。

  3.打造文旅融合的公共服务平台。围绕“2242”旅游道路建设工程,提升旅游大道、风景道、通景道、景区道,建设兼具观景、泊车、游憩功能的公路沿线旅游精品服务站点。助推文化元素融入基础设施与旅游公共服务各个环节,在旅游厕所、旅游驿站、旅游集散中心、游客咨询中心等修建中,增加文化内涵、彰显地方特色。

  (五)在文化志愿服务上创新发展

  1.加强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发挥文化志愿者协会作用,扩容队伍和人员数量,建立完善文化志愿者基础数据库和预约服务平台,确保文化志愿者达到人口总基数的0.6%。

  2.创新服务形式。继续深化“红色小板凳(理论+文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在品牌服务上推陈出新。以志愿服务项目推广为抓手,结合文化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活动,常态化开展文化旅游志愿公益活动。

  3.健全完善服务机制。建立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创新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派单和打卡工作机制,提升志愿服务质量和效能。认真落实《含山县志愿服务激励回馈办法(试行)》,完善服务激励机制,营造人人参与文化志愿服务浓厚氛围。

  (六)在文化服务供给上创新发展

  1.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从系统内“小循环”逐步转化为社会化“大循环。广泛引入多元主体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培育引导社会力量和社会组织加入,丰富公共文化活动供给,形成文化供给“菜单制”,有效充实镇村(社区)文化活动阵地。鼓励各镇(街道)、村(社区)和部门、企业等结合自身实际培育文化活动品牌,基本形成 “一镇(街)一优品” “一村(社)一成品” 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体系。高质量办好含山老鹅汤美食节等系列文化节庆活动,形成具有含山特色精品文化活动。

  2.提升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线上线下相结合文化供给能力。应对文化市场需求变化,整合县域文化资源,围绕年度文化重点工作,结合文旅融合要求和工作实际,制定含山“文化四季”主题活动。围绕纪念建党100周年,开展“重温党史唱红歌”大合唱比赛等系列文化活动。总结提炼创新至少1个示范项目,优先推荐活动组织者、主要参加者参与评先评优。

  3.探索建立“政府出资购买,社会组织运作,部门绩效管理”的专业化管理模式。深度保护非遗剧种“含弓戏”,完善公益性演出补贴制度。创新推进文化旅游惠民卡,保障含山城乡居民均衡享受公共文化服务权利。以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为切入点,把社区打造成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集聚地。

  (七)在文化人才培育上创新发展

  1.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乡镇文化专管员、村(社区)文化协管员配置,确保各村(社区)至少配备1名财政补贴文化协管员。每年举办培训班不少于4期,培训课时不少于120学时。每年举办导游和讲解员大赛、文化专(协)管员业务技能大赛等岗位大练兵活动,打造业务过硬的文化强军。

  2.加大对民营剧团和优秀群众文艺团体的扶持力度。以支持为导向,集中打造5-10支优秀群众文艺团队。

  3.加强对优秀文化人才和旅游基层服务人才的培养。积极培育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和非遗传承人,加大对导游、服务员、民宿管家、自驾车领队等培育支持力度。围绕文化服务、旅游讲解、特产推介等方面扶持发展“网红”人才,邀请知名网络名人来含宣传指导,提高含山县在长三角乃至全国的知名度。

  (八)在考核评估机制上创新发展

  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化部门组织实施,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公共文化绩效考评工作机制,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大合力。制定文化工作考核实施办法,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体系,探索建立社会第三方评价机制和群众评价反馈机制,将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公共文化服务效果的重要指标。充分发挥公共文化大数据监控系统和“文旅绩效”平台作用,认真组织开展大数据采集和分析,形成科学合理的服务效能监测机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含山县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详见附件1),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位。各镇(园区)要成立相应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任务分工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形成示范区创新发展长效机制。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绩效目标管理。

  (二)明确工作责任。细化各镇(园区)、县直相关部门工作职责,层层分解落实工作任务,确保任务分解到位、责任落实到人。要建立常态化的示范区创新发展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做好意见贯彻执行(详见附件2)。

  (三)强化经费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预算支出标准体系,健全政府投入保障机制。落实在城市住房开发中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政策,推进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与新开发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

下一条:含山县人民政府关于扶持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与我们联系
  • 联系电话:+86-0512-53660867
  • 传  真:+86-0512-53660867
  • 邮  箱:info@investchn.com
Copyright © 2015-2025 InvestCH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投促中国